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相关新闻

陕西西咸新区:积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开发建设成效明显

作者:未知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已浏览【】次 文字:【】【】【

2014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陕西西咸新区(以下简称“西咸新区”,赋予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我国向西开放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重要战略任务。西咸新区成立以来,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路径目标,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新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2.02亿元,同比增长33.7%,增速高出全省平均25.9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内资239.42亿元,引进外资9890万美元,融资到位资金468亿元。城市骨架基本拉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组团式发展现代田园城市格局初步形成,新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

一、积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

一是优化城市形态,构建点状布局的市镇体系。按照“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现代田园城市格局,构建由特大城市—中等组团城市—优美小镇—村落组成的点状布局的市镇体系。强调城市的高密度开发和功能复合,形成“开敞田园、紧凑城市”的“大开大合”城市空间布局。在城市组团核心板块建设上,集中建成1平方公里左右的城市成熟板块或产业区,形成城市规模和产业聚集效应,核心板块中的市镇各有明确的边界,市镇周边是法定的永久农田和城市的生态功能区,注重优化生态环境。

二是建设优美小镇,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按照《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西咸新区优美小镇三大片区规划(2015-2020年)》,依托都市农业,规划建设商业贸易、工业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教育等类型优美小镇35个,目前,基本建成空港花园小镇、秦汉酒庄小镇、泾河崇文重点镇和茯茶小镇等9个优美小镇。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由管委会、当地政府、企业、农民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改造建设小镇;将城市工商资本引入农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引导广大农民围绕特定产业发展经济。

三是创新“和谐拆迁”,建立“五金制度”。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确立“不让老实人吃亏”的政策导向、公开透明的工作程序、务实管用接地气的工作方法、与有关区县联合办公的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合法利益,基本做到了零上访、零加盖,创造了“和谐拆迁”的新路径,创造性地推出“五金”(现金+租金+股金+薪金+保障金)新模式,全方位保障拆迁群众的未来生活。

四是建设绿色城市,打造生态田园新城。新区规划建设遵循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文脉和现代规划理念,优先建设新区生态格局,农业和生态景观建设用地占到规划控制范围的三分之二,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水、看得见田园、记得住乡愁。

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

一是创新对外合作模式。在中俄两国各建一个园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促进中俄双方企业互到对方国家投资发展,积极推动中俄企业资源共享,实现互利互惠,着力打造中俄两国投资合作旗舰项目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重要典范。洽商与韩国等国家的“一园多地”合作,搭架跨国园区共建和产业孵化新途径。

二是强化国家级新区之间合作。与广州南沙新区携手合作,洽商依托中俄丝绸之路创新园,按照“一园三地”的模式建设国际创新合作科技园区。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两地龙头企业及行业商()会作用,共同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三是把握机遇先行先试。20146月,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7月,获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201511月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2016年,先后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开放型经济体制综合试点。

三、以文化促发展取得实效

一是以项目为抓手做大产业。在深度挖掘、整合区域内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规划丝绸之路风情城、汉唐帝陵等项目。成立国际文教园区,通过国际合作引进高端教育医疗资源,采取省部共建、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建设国际医疗服务中心、国际健康服务聚集区、国际医学教育基地,西咸国际医学城、陕西西咸耀华国际教育学校等项目稳步推进。

二是以“互联网+”为契机做强文化产业,打造“数字西咸”。与中国惠普共同打造新丝路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项目,促进传媒、娱乐、旅游等秦汉文化产业一体化。按照产、学、研、投一体化思路建设沣西新城微软创新中心孵化平台,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三是以文化惠民生、旺人气。建设泾河新城科技文化产业园,以“文化+科技+旅游”为内核,重点发展科技互动体验、影视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陕西西咸新区:积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开发建设成效明显 图集